最美人物-周国岗
周国岗,男,出身于1990年9月,2013年6月28日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13年7月21日,正式成为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单位是重庆市南岸区峡口镇人民政府。2013年7月25日到峡口镇报到,主要从事峡口镇“乐和谷”试点项目社会建设工作。在这里,携着亲人的嘱托与愿望,怀着自己的希望与梦想,立志志愿服务,投身到峡口镇“乐和谷”建设,加入新重庆建设者的行列。在峡口镇党委政府、社工站全体同志的帮助下,逐步适应了从大学生到机关工作人员这种环境和角色的双重转变。
一、加强学习,快速适应环境
一年来,他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积极参加峡口镇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注重自学,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通过学习,保证了自己的思想和党的一致性,强化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强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严格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把平常的学习当成基础性的工作,不怠慢;把在“乐和谷”的社会建设工作当成学习的途径;把基层当成锻炼和成长的平台;把做好当前的工作当成一种实践;勤于思考峡口镇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为“乐和谷”房屋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政策的拟定出谋划策;二是讲究方法,注重时效。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真正做到“两不误和两促进”。既向书本学,又向群众学,还向实践学。在“乐和谷”工作一年,他努力向当地群众学习花卉苗木盆景的种植,糍粑制作等;三是服务群众,广交朋友。工作之余,他自己骑车进村为群众孩子辅导作业,和群众喝茶闲谈“乐和谷”现有的惠民政策及未来的发展,听取群众对现有惠民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引导群众以“三事分流”的方法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就这样,在结交群众朋友的同时起到了对政策上传下达的作用,这种“群众工作法”是服务新时期下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发扬实干精神,努力完成工作
在峡口镇人民政府重点打造“乐和谷”人文生态旅游景区的这个大环境下,他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自觉投身到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培育本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通过参加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社工培训,学习引进“芽苗菜”种植技术,学习培育“环保酵素”。在这两项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技术创新(以一定浓度的酵素促进芽苗菜的生长),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培育出芽苗菜种植专业户。在销售芽苗菜的过程中,提取一定数额的公共基金,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建立起第一支具有可持续造血功能的“社区公共基金”。二是积极实践,参加各类活动。服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其中,参加峡口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公文写作培训1次;峡口镇“乐和谷”主题理念专题培训17次;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勤俭节约条例的学习活动1次;南岸区“乐和谷”建设领导小组会1次;南岸区“乐和谷”建设课题组会议1次;南岸区“乐和谷”规划评审会1次;“中国梦·峡口梦·青年梦”系列活动3次;峡口镇“创建全国文明镇”动员大会;峡口镇村居换届选举工作1次;峡口镇乐和谷联席会5次;峡口镇乐和谷互助会20次;娃娃团活动5次;南岸区团委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学习活动1次;南岸区团委内部交流会4次;南岸区团委“植树”活动2次;市文明办“中秋节”活动1次等等。三是全面发展,完成其它工作。除了峡口镇“乐和谷”4A级人文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的各项日常工作外,他还负责社工站办公用品购买、日常卫生管理、办公用品维护等后勤工作,使他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践行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文化
在峡口镇工作期间,他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一是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举办农技知识讲座,如对接农工党南岸区委教授开展“枇杷病虫害防治”讲座3次,对接区妇联开展“义诊下乡”2次;二是结合区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活动,看望空巢老人,打扫清洁,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等;三是针对个人,开展专项服务。如,今年2月,在得知峡口镇大石村大石社小学生胡东数学成绩相对较差,父母文化程度又不高,无力辅导孩子学业的情况后,周国岗立即自己掏钱购买自行车,利用每天的下班时间,骑车进村为胡东辅导数学作业4个月,直到胡东小学毕业。
在峡口镇工作的这一年时间里,他坚持“助人·自助”的服务原则,努力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南岸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峡口镇争创全国文明镇的大环境下,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在工作职责范围内,他为峡口镇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基层社会事务“三事分流”,做了基础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