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行美迹 ——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肖瑶
肖瑶,女,21岁,现为工商大学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学生,曾担任商策学院义工志愿者协会部长,也是校园“Love life”公益活动的发起人,贵州大山里新寨小学支教志愿者,云南海拔3200米雨崩“酥油茶”义工。肖瑶,因为自己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敢想敢做的精神,在同龄人中,树立起一面鲜艳的青春旗帜,向我们生动阐述了“我是世界里普普通通的一员,但却因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努力而变得不那么普普通通”。
你是否可以体会,不是金钱,不是美貌,而是活着本身就是一份美好的礼物。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里,请把“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财富”铭记于心,我们会更加珍惜生命,继续带着爱和感恩,活着,爱着,努力着。
肖瑶,谐音逍遥,人如其名,寻求逍遥自在随性自得的生活,而加入志愿者工作,是她从高中就有的理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如定心针深深注入她的内心,从高中最初开始关心非洲儿童,暗下决心长大后进驻非洲成为一名实在的志愿工作人员到大学从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始,先是走进贵州大山里担任支教的工作;紧接着走进云南成为一名义工;接着的一年暑假又再次走进贵州大山继续支教,照顾那群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孩子,在校期间更是将公益之风积极倡导,将台湾的“Love life”公益活动发展到校园的“Love life”,开展的志愿活动唤起更多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关爱。从2012年至今,这位年轻的志愿者用双手书写青春,用支教的经历吸引更多有爱人士的加入,她的心愿不大,只是希望爱心接力可以使他们生活现状得到一定改善;她的梦想也不大,只是希望可以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这样山里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更好的教育。梦想不大,却很实在,却很感人。
你可曾听说过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华乡的新寨小学?在那不能通汽车的山里,徒步是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走进去的。2013年7月,肖瑶借着大学支教的机会,走进了这偏僻的大山里。拖着泥巴的双脚终于在行径4个小时后,找到了歇息的一角。抬头看到的都是用草和玉米杆搭建的土房,在听说遇到下雨,房顶就会漏雨透风,风大的时候,还有几户人家的房子被风刮倒,心不免寒了。这里没有电话,没有冰箱,没有电视,更别说电脑了;这里没有正规的学校,没有平整的桌椅,甚至连坐的板凳都是缺胳臂少腿的,只有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讲台;这里没有肥沃的土壤,种植的最多的也只是些土豆和小番茄,更谈不上吃肉,喝大米稀饭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这里没有干净的衣服鞋子,有沾满泥巴的鞋子和缝缝补补的衣服也就满足了。当眼前这一幕映入眼里,她流泪了,她心甘情愿用双手为孩子们撑起这片天空。在这里支教的日子,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向外界传递出“我们不能被忽略”的信念,这位女生感谢志愿服务让她接触到了更多的中国现实。一个女孩子走进大山,回忆起来,满是艰辛和心酸。因为投入了、用心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感触。
她,干的是不大,都是小事,但事情聚集多了,也就变成了大事。第一次支教,默默地为支教上课准备了很多资料,会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课放在教案上,后来为了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在白天上课之后,夜里还要改作业、继续备课,每天都要在昏黄的灯下弄到十二点或者更晚,常常一犯困趴在桌上短暂休息又起来继续工作。早上起来简单吃点粗粮,看着孩子们精神抖擞走来,又开始带领他们晨读锻炼。有的人去了一次,就后悔了;有的人去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去第二次了;有的人去了一次,心里就坚定了还会再回来的信念。在第一次含泪离开后,她并没有向孩子们承诺还会回来,而是心里默默告诉孩子们:她一定还会回来看他们的。没想到在2014年她真的回来了。她一个女生还带着三个男生再一次拖着三个大行李箱背着大书包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带着在学校组织募捐到的书籍,带着新的希望回来了。在路上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只要一想到那群可爱的孩子们,想到孩子们见到他们很高兴的样子,这一切艰辛都不能将它打败。男孩子可以撑起一片天,在她看来,女孩子同样也可以,可以走很遥远的山路,可以吃很清淡的素食,可以睡很单薄的床。在支教中,一位名叫杨文辉的小男孩让肖瑶印象深刻,因为这位孩子在他五岁时就已经丧父,只能靠妈妈打工,养着兄妹俩和爷爷奶奶奶。而小文辉学习成绩很好又特别善良,是班长,还得照顾妹妹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看到这样的文辉,肖瑶第一次支教时就有了资助他的念头。希望自己平时能打工挣钱给他学习生活上的帮助,由于机缘巧合,遇到了贵人——一位叔叔和一位阿姨,在听完肖瑶和志愿者们的叙述后,他们各自分别资助了两个孩子(一共四个)。肖瑶常常自嘲是否是自己面善,才能获得好心人对自己的信任来支持这些孩子。回想起他们开始还不相信当代大学生真的愿意为了别人而牺牲自我,后来看见这群志愿者的真心和善举,他们相信了志愿者并资助了那些孩子。或许,一个志愿者的力量是单薄的,但是他们可以把爱传递和分享,换得更多人对孩子的长期资助,也是足让人感动和钦佩的。
之后肖瑶更是将善举延续,利用每周的空闲时间去一所残障幼儿园照顾孩子们,关爱孩子们,孩子们什么都不懂,又好像什么都懂。他们知道谁对自己好,一看见志愿者就会凑上来拉着抱着。听肖瑶回忆自己有一次做志愿者时候,和小班的孩子一起上课玩积木。孩子手拿着积木往自己心脏指了一下当作手枪,然后就趴在桌子上倒了装死。一瞬间的时光,看见孩子会表演幽默了,她就觉得很开心。或许这就是爱的力量,也是生活对爱的回馈,让她觉得志愿服务,值得!
本还想多说说她的故事,她却这样形容自己的讲述的心情:有时候不去很详细的描述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屑于去谈论,有时候往往是情感太深而不知如何向人诉说才能准确表达。也正是因为对志愿工作用情太深,找不到太多可以去形容自己的词语,她说,做多做少,只要自己知道,受益的人知道,足够了。最美志愿者,美在人心,美在坚持,美在低调。
每个人对志愿者的理解大同小异,而她对这三个字的理解是:世界上那么多受苦的人,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帮助到。你见到,你不来帮,我不来帮,就真的没有人来帮助他们了。但是,你我能力所能及的帮助到哪怕一个人,那也是很好的了”,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有她坚持走志愿服务这条路的信念。志愿工作因为平凡而变得不平凡,在扩宽生命宽度的同时,更将赋予年轻我们不断的生命力,尽一己之力带给别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