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葛洪
葛永,1986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2006年12月入伍,共产党员,现任重庆市消防总队南岸支队第二中队排长。该同志自入伍以来,凭着自己对消防部队的一腔赤诚,用辛劳与汗水默默耕耘,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受到嘉奖。在工作中,该同志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处处以身作则;在训练中,该同志不怕苦、不怕累,时刻做表率、当模范;在生活中,该同志以心贴心,尽洒战友情;在火场中,该同志身经百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救群众于危难之中,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多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刚毅 顽强 锻造出训练场上的“多面手”
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葛永就深深知道,为了战胜无情的火魔,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消防技能。从此,这个浑身流淌着一腔热血的青年,就以他刚毅顽强、吃苦耐劳、坚韧不拨的精神开始了严格的训练。在训练场上,他一遍又一遍的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有时不小心把腿磕伤了,手磨破了他全然不顾,以顽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014年凭着葛永同志丰富的训练经验和实战经验,担任了支队队集训队的业务训练教练,主要职责是负责安排集训队技术项目和科学练兵,尽最大可能防止发生运动性损伤,保证队员的训练质量。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比赛规则、比赛项目技巧和提高成绩的方法,同时又阅读书籍并请教专业的教练员如何在提高成绩的同时避免受伤。在训练中他带头摸爬滚打,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成绩的同时,积极向战友传授经验和方法,并时刻关心和帮助每名战友的成绩和身体状况,使支队的业务训练成绩大幅度提高。确保了支队在2014年第十届消防业务运动会中取得了团体第四名、100米板障第二、一车三枪第四名、手抬机动泵出水操第四名、纵身灭火操第四名、400米快速初战控火操第五名的好成绩。与此同时,葛永也是一车三枪操、纵身灭火操、400米快速初战控火操的队员,且三项比赛都取得较好的名次。
果敢 机智 练就成灭火战斗中的“特种兵”
熟悉葛永的人都知道: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越是险情危急,他越是斗志旺盛,每次灭火战斗、每次抢险救援,他总是以身做则,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作为排长的他,用无声的行动和榜样的力量感染、影响着战友,以果断机智、身先士卒、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在战友心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仅2014年以来,葛永参加灭火救援等700余次,每次都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充分体现出一名消防兵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英雄本色,全力以赴的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07年7月17日,重庆市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强降暴雨。龙黄公路发生车祸,有人受伤被困车内,中队派出二号车马上赶往事故现场。在赶往涂中,南山出现了大面积的泥石流,致使公路上到处都是泥石和树枝,这时前方有几辆长安面包车,被泥石流冲下来,瞬间就将赶往南山救人的消防车困住。眼看上山救人无望,而肆意的山体滑坡直接威胁到了公路旁边一小区的生命财产,无情的洪水和泥石流冲向小区,瞬间就涨了1米左右,眼看一楼的居民马上就快被淹没,情况十分危急,该同志立即进入该小区进行营救工作,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小区的人员疏散完毕,使该小区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中队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正当他们准备换掉衣服就餐时,急促的警铃再次想起,此时中队其他战友已经全部出动了,该同志二话不说,登上消防车,往救灾现场驶去。在这次抗洪救灾行动中,该同志本着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在与洪魔殊死搏斗、灾后重建中,真正体现了消防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当代消防战士的风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特别是在2007年9月28日南岸区鸡冠石圣华曦制药厂厂房发生火灾,葛永担任最危险的主攻力量,经过近7个小时的奋战成功的将大火扑灭,在此次战斗中葛永因长时间的作战体力透支和化学药物浸泡导致中度中毒。
爱心 关心 形塑为百姓眼中的“活雷锋”
葛永同志积极参与消防宣传活动,先后协办消防展览30多次,为辖区保安消防队进行灭火技能培训20余次,讲授消防安全知识超过3000人次,博得了社会群众的高度赞誉。每逢节日,葛永同志总是带领战士抗着大米、带着慰问金等物品来到敬老院慰问生活在这里的孤寡老人们,为敬老院打扫卫生,帮助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与老人们聊天拉家常,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身体健康状况,让生活在这里的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关心和温暖。
柔情 慷慨 簇拥为战士心中的“好排长”
葛永同志所在的南岸支队明佳路中队是每年出警量较多的中队,工作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里,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他抢着干、争着上。在战友们的眼里,没有他攻不下的难关,没有他拿不下的任务,葛永同志不仅是工作中的带头人,而且是战友们生活中的贴心人,他对战友像春天般的温暖,点点滴滴显真情,当战士家庭有困难时,他慷慨解囊,寄去自己微薄的津贴;当战士遇到挫折时,他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看到群众有困难,他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战友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