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重庆普瑞眼科医院联合推出的“明眸山茶花”项目,旨在为我市革命老区青少年送去眼部健康援助,改善偏远山区青少年视力状况,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生活。4月22日至24日,由重庆普瑞眼科医院、重庆青基会组成的11人的医疗志愿者服务,走访了筛查酉阳县7个乡镇12所中小学,其中筛查出患有近视的学生800余人,斜视学生14人,弱视学生6人。在视力筛查过过程中,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中心主任郭晓鹏对学生的视力保护和矫治给予了相应的建议。
后期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将为筛查出患近视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配送眼镜1副,为学校老教师配送部分老花眼睛,共计捐赠1000副眼镜。对筛查出患有斜视的学生,普瑞眼科医院可以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手术治疗,学生家长可以向普瑞眼科医院单独提出申请。
“你是个斗鸡眼”
22日上午九点,普瑞眼科医疗队来到酉阳县丁市镇中心校。孩子们簇拥在新式的检查仪器前,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活泼快乐,一个叫田宇(化名)的小男孩拿着登记表一个人在他们后面低着头,踢着地上的小石子。
“球你都看不到,你会拖累我们队的。”你是个斗鸡眼,我们才不和你耍。”田宇的同学直接绕开他,跑到另一个篮筐底下继续打球。
田宇由于生下来患有斜视,经常被同学孤立、嘲笑、拒绝,田宇变得越来越自卑。课间,同学们在操场踢球、打闹时,田宇总是一个人趴在教室窗台上看着。
儿童斜视九成以上来自先天,大部分斜视儿童斜眼的视力比较差,易形成斜视性的弱视,即使斜视眼的视力正常,视物时也仅能用一眼注视,视野不如正常人开阔,他们也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向田宇这样的孩子看不了立体电影。更严重的是斜视儿童常会被人起外号,受小朋友及同学的歧视,造成心灵上的创伤,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直接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普瑞眼科主任郭晓鹏表示。
方婷(化名)也是丁市镇中心校的学生,今年12岁,由于先天性的斜视,走路经常磕磕碰碰,手肘、膝盖的伤从未好过。“我们回家要过一个水沟,她经常踩到水里。”方婷的好朋友陈佳玲说道。
方婷有四兄妹,爸爸在酉阳县城打工,妈妈要照顾2岁的弟弟。直到方婷十岁时,妈妈才发现方婷有斜视。
“这个有什么嘛,长大了自然而然会好的。”方婷妈妈一直未引起重视。
“农村地区缺乏医疗常识,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儿童斜视要早发现早治疗。对孩子后期视力发育越好,但家长们普遍对斜视认识不足”郭晓鹏说。
眯着眼上课
“我最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了。”酉阳县板桥乡中心校四年级学生杨小翔(化名)爱看电视,11点睡觉是常有的事。
杨小翔父母离婚后,杨小翔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患有高血压,在一次发病晕倒后导致左半身瘫痪,奶奶要照顾爷爷,几乎无暇顾及杨小翔。
“课堂上,眯着眼才能看清老师写的什么。”7岁的时候,杨小翔已经近视100度。近视后,看不清黑板成绩也跟着下滑,12岁的杨小翔原本应该上小学六年级,现在还在念小学四年级。
据郭晓鹏介绍,7-15岁的青少年是近视的高发期,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长时间、近距离盯住屏幕对眼睛伤害很大,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导致视力下降。
目前据调查,农村地区近视的青少年相对于城市要少,但父母高度近视遗传给下一代的情况依旧存在。板桥乡中心校幼儿园大班的李丽(化名),由于母亲遗传,现在已经有1400度近视。
“她看书、写作业凑得特别近,只有给她配眼镜了。”李丽的外婆说道。
“高度近视的孩子在18岁以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在这期间尽量少用眼。不管是不是高度近视,每天参加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近视增加的几率会减少40%。”郭晓鹏说道。
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明眸山茶花”活动现场,由医疗志愿者开展的近视、弱势、斜视筛查活动受到学校学生的的热烈欢迎。
“医生,我外孙女有1100度的高度近视,还可不可以做手术治好呢?”检查期间,不断有学生、家长咨询眼部卫生知识。
郭晓鹏说:“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缺乏专业医疗技术,孩子用眼过度,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引起家长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问题。”
“我们将会对近视严重的贫困孩子免费配送1000副眼镜,为重庆贫困家庭15周岁以下的20名少幼儿斜视患者进行登记,如果家长愿意,将在暑假期间接孩子到医院做免费手术。”重庆普瑞眼科医院经营中心主任顾金晶说。
医疗队在酉阳县泔溪中学为孩子们做视力检查
普瑞眼科医院罗娜医生为龙潭希望小学为孩子们测量眼镜数据
医疗队在丁市小学为学生们做视力检查
医疗队在麻旺中学为学生们做视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