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贫困学生姚依依:
“我想努力读书,找个好工作回报家人”
记者周松
姚依依(右二)正在给志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7月8日下午,在合川区南津街老旧街道,参加“尹明助学·圆梦行动”寻访贫困学生的尹明助学志愿者一路前行,绕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终于来到一处破败的厂房旁。厂房墙上,是几个早已褪色、残破不堪的大字:“三江桃片厂”。
这时,从厂房大门外一栋7层高的老旧小楼走下来一位少女。看着穿着印有“尹明助学”字样外套的志愿者,她怯生生地问了一句:“请问你们是志愿者吗?”
她就是姚依依,今年高考考了620分的合川中学高三毕业生,那个同学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学霸”。
一家5口住43平方米
跟着姚依依,志愿者一行爬上这栋小楼。
“家里有点窄,不好意思啊。”姚依依转过头,看着我们一行4人,有些尴尬地说。
直到走进房门,我们才体会到这个“窄”的含义。客厅只有10多平方米,安放了饭桌和家具之后,已没有足够的空间招呼客人坐下了。
穿过客厅来到里屋姚依依平时和外婆、母亲住在这里,房间里放置着一张床、一张沙发和衣柜等几件家具。床旁边有一个小木桌,上面堆满姚依依平时复习用的书本。
“家里太窄了,不好意思只能麻烦你们挤着坐一下。”看见家里来了这么多人,姚依依的外婆引我们到沙发坐下,姚依依则害羞地坐在床边,不敢与我们说话。
“依依从小不爱在外面玩,有些内向,你们别在意。”姚依依的妈妈向我们解释。
据姚依依的外婆介绍,除了姚依依和她妈妈,以及已经年届七旬的外公外婆,还有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舅舅,5口人就住在这43平方米的小屋内。
依依妈妈告诉我们,家里的主要收入是她打零工和外公外婆的退休金,除去舅舅和两位老人的药费,剩下的不多,所以平时一家人都很节约。
从小捡废品贴家用 平时打车也内疚
平静下来的姚依依终于开口了。她告诉志愿者,父母在她8岁那年离了婚,母亲带着她住到了外婆家。
10岁那年,母亲所在的工厂破产后,母亲下了岗。迫于生计,她的母亲外出打零工,做过服务员,做过收银员,靠每个月1000多元的收入维持着这个家。
从小就懂事的姚依依知道母亲的辛苦,小时候甚至去捡过废品补贴家用。
“曾经有一次,依依起床晚了,不得已打车去学校,用了7块钱,为此她内疚了好久。”外婆说,依依从小就很节约,从不在外面吃饭,午饭晚饭都是自己带去学校的,更不要零用钱。
上大学后要争取奖学金,要勤工俭学
心中有目标的姚依依,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年级的前几名,平时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热心为同学讲解难题,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家人为了供养我上学,很辛苦,我想快点大学毕业,找一份好的工作,来回报他们。”姚依依说,她今年填报了四川大学金融方面的专业,就是为了能找一个好工作。
前不久,母亲找了一份副食店营业员的工作。高考结束后,姚依依就来到这家副食店,帮母亲点货、看店等。
“家里为我上大学一直在存钱,但是依然不够支持我完成整个4年的学业,所以接下来我打算找一份发传单的工作,哪怕只赚一点,家里也就轻松一些。”姚依依说,上大学以后她将一边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一边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志愿者告诉姚依依,他们将把她的情况反映给尹明助学基金,希望可以为她提供一些帮助。